武汉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新时代国门行(13):乃堆拉:“风雪山口”迎来斧头帮杀戮历史机遇|边贸|山口|亚东

网络整理 2018-10-31 最新信息

参考消息网10月31日报道(文/李宣良 樊永强 刘华) 一辆辆满载的货车翻山越岭通关而过,一批批虔诚的香客穿越喜马拉雅朝圣而来……

站在海拔4318米的乃堆拉山口,口岸两边蜿蜒盘旋的山路上流动的车队,国门两侧隔着铁丝网对话的两国士兵,让每一个到达这里的人都能感受到“气氛的变化”。

“就像一年有四季,风雪阴晴不一样。现在,乃堆拉的天晴了。”在距离国门16公里的仁青岗边贸市场,站在自家面积不大但货品琳琅满目的小店前,35岁的浙江人郭奇锋说。

通过乃堆拉国门的中国货车(李小君 摄)

“藏南门户”记录百年晴雨

乃堆拉,藏语意为“风雪最大的地方”,位于中国西藏亚东县下亚东乡与印度锡金邦交界处。

作为中印两国间2000公里的边界实际控制线上的最大陆路口岸,乃堆拉堪称大国关系的晴雨表、世界风云的指向标。它见证了近代以来西藏边防边贸史的百年沧桑,更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后强边固防的历史变迁。

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亚东县,东、南两面与不丹接壤,西侧紧挨印度锡金邦,像是一把钥匙伸向南亚大陆。

“亚东是西藏南面真正的门户,重要性不言而喻,也是理解中印边贸关系的一个标志性地区。”守卫乃堆拉山口的某边防连连长祝诗璐对周边的每一条山脊走向、每一处边界曲折都了如指掌。指着眼前1∶50000的大比例尺地图,这位戏称自己是“业余外交官”的年轻连长说,乃堆拉国门虽小,却牵动着中印两个大国26亿人的神经。

中印边贸源远流长,至少可以追溯至唐代吐蕃时期。在上千年的跨越喜马拉雅的边贸历史上,通过乃堆拉山口的贸易路线属于古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一部分,亚东则是商路上的最大商埠。

1894年5月,亚东海关正式开关,成为西藏历史上的第一个海关。在今天乃堆拉山口下方数公里远的苍翠山谷中,还留存着清代开埠通商的亚东关遗址。

100多年来,乃堆拉山口经历了多次的开放与关闭。2006年7月6日,中国和印度宣布重新开放乃堆拉山口,恢复了中断40多年的边贸通道。2015年6月,乃堆拉山口作为印度香客进藏朝圣新线路也正式开通。

据统计,2006年以来的10多年间,乃堆拉山口边贸总量从158万元人民币升至1.5亿多元,增长近100倍。

“龙象共舞”吸引世界目光

去年夏天,在距离乃堆拉仅10多公里的洞朗地区,中国军队与非法入侵的印度士兵进行了长达两个多月的对峙,引发举世关注。

有舆论形象地说,洞朗一“感冒”,乃堆拉就“打喷嚏”。对峙发生后,乃堆拉山口的边境贸易和香客计划戛然而止。世界舆论纷纷猜测中印这两个最大邻国能否和平相处。

国门下的对峙,既检验着双方的国力与民心,更考验着领袖的智慧与眼光。

中国和印度作为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10亿以上人口级别的新兴市场经济体,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促进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中坚力量。

2018年4月27日至28日,大大大大在武汉同印度大大莫迪举行非正式会晤。他说,中印应该是好邻居、好朋友。他明确提出3个“关键点”,并用6个“要”清晰描绘出两国全方位合作的前进方向。他说,我们两个伟大的国家开展伟大的合作,能够产生世界影响。

开放合作,影响世界。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今天,全世界都对“龙象共舞”充满期待。

就在这次会晤几天后的5月1日,乃堆拉边贸通道迎来今年首次开关,乃堆拉山口再次焕发勃勃生机。6月20日,今年首批过境乃堆拉山口的印度香客开始踏上神山圣湖朝圣之路。

“可以说,中印边境上开放合作的大门,是被两国领导人亲自推开的,而且越开越大。”在专门研究中印关系的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教授李涛看来,长期以来徘徊缓行的中印边贸即将迎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俱备”。

李涛认为,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印度从“向东看”到“向东干”战略,可以通过互联互通,加强贸易发展,实现互利共赢。而多年来中印各自在边境地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的举措,也为边贸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双方情感正在快速升温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

置身乃堆拉山口,记者明显地感受到双方情感的“快速升温”。

隔着边界线上的铁丝网,记者看到前来乃堆拉山口参观游玩的印度游客络绎不绝。很多人以中国国门为背景拍照留念,面对记者的镜头,也都热情地面带微笑挥手致意。

“最高峰时,目测每天要有四五千人来这里观光。”祝连长说。驻守亚东的某边防团政委占荣华多次参加中印双方边防会晤。就在八一建军节当天,对面的印度军官还前来向中国军人致以节日问候。

“能够看得出来,从印度高层到普通民众,对中印两国间的交往交流与合作共赢是满怀期待的。”占荣华说,中印两个文明古国的友谊源远流长,“我们有一千个理由把两国关系搞好,而没有一个理由把关系搞坏”。

在乃堆拉山口高高的国门下,每天中午12点到下午4点,国门两侧蜿蜒的山路上总是排起长长的车队等候通关。

自2006年起就开着货车跑边贸的亚东下司马镇居民仁青,每年家庭纯收入都超过10万元。他从山口对面的印度昌古边贸市场进的货物大部分都送到了拉萨,甚至还发往遥远的内地,“销路从来不愁”。

今年,他和朋友又合伙买了一辆车,专门用于跑长途送货。“我对中印两国关系充满信心,双方的边贸开放力度未来肯定还会加大,”这位38岁的藏族汉子笑着说,“也许再过两年,我们的收入就能翻番了。”

边贸市场站在“时代风口”

乃堆拉边贸通道,为两国边民带来的都是实实在在的收益。

在山口两侧,中印双方都建有边贸市场。位于中国一侧的亚东仁青岗边贸市场,一共有46间铺面,其中20间铺面给了印方商户,而且免收一切费用。

在仁青岗边贸市场顶头的一家印度商店里,20平方米左右的铺面满满摆放着木碗、铜器、锡壶、化妆品、巧克力等四五十种商品。来自印度锡金邦的女店主林钦卓玛告诉记者,每天销售额都在人民币两万元以上。说起开店以来的收益,她脸上写满笑意。

“改革开放40年来,西藏边贸已从‘互通有无,调剂余缺’的传统边民互市贸易逐步发展成为个人、集体、国家一起上。”亚东县长扎西次仁告诉记者,向国家间大型经贸合作方向发展的多层次“兴边富民”边贸格局,已成为西藏自治区的一项支柱产业,在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印双边贸易额升至844亿美元,为两国有经贸往来的最高纪录,而作为中印陆地边贸的主要通道——西藏乃堆拉山口,2015年时的进出口贸易额只有0.24亿美元。

与中印两国26亿人口的巨大市场相比,经过乃堆拉的进出口贸易还显得“体量”太小。但在熟悉亚东边贸史的人眼中,乃堆拉口岸未来的发展“潜力无限”。

亚东乃堆拉口岸商务负责人普布顿珠告诉记者,在历史上,亚东是西藏与南亚最为便捷的通道,也曾是西藏最大的口岸,年贸易额最高的时候曾达到惊人的一亿银元。

记者了解到,西藏和平解放后,乃堆拉山口的双边贸易也曾有近十年的飞速发展,贸易额占西藏进出口总额的80%以上。在川藏公路和青藏公路修通之前,从我国内地运往西藏的物资,很多是经海路运到印度加尔各答,再转运到锡金甘托克,最后输送往西藏的。有资料记载:“有超过1000头骡子和700人每天往返在这条道路上。”当时的亚东就像是一座“自由港”。

距离日喀则约300公里,距离拉萨400多公里,距离印度甘托克24公里,距离印度加尔各答约550公里……地处连接中国青藏高原和南亚大陆的极佳地理位置,乃堆拉口岸的明天,没有理由不令人期待。

在亚东县城沿河谷往下游走几公里的地方,下亚东乡春丕村附近,崭新的亚东海关大楼和规模宏大的边贸市场新区已经建成,正静静等待着正式开门迎客的时机。乃堆拉,这个见证了中印关系沧桑变化的“风雪山口”,正站在巨大的“时代风口”上!

Tags:边贸   山口   亚东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