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信息网

首页 > 同城信息 / 正文

骨骼立体影像悬浮空中 协和啕球封喷手术像演3D大片

网络整理 2017-06-29 同城信息

图为:骨科手术中,MR技术让患处“立体呈现”

人体骨骼的立体图像“悬浮”在空中,医生戴着“透视眼镜”全方位清晰查看。这种以往在科幻大片中才有的景象,现已进入医学领域。6月26日,武汉协和医院完成世界首例混合现实技术(MR)引导下的骨科手术,这被认为是医学数据呈现方式的一场颠覆式革命。

15岁的女孩冉冉(化名)因为左股骨颈骨折在协和医院进行治疗。如果沿用传统方式进行手术,一旦处理不当,极易发生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等严重后果。以往,医生获取患者伤情只能依赖X片、CT、磁共振等检查结果,然后在大脑中进行“想象”还原。手术中,完全依赖主刀医生对解剖结构和各种变异的熟知,以及术中的应变能力,因此对医生技术和经验提出了较高要求。而且,由于术前获取信息十分有限,手术方案制定难以做到精准化,存在一定风险。

MR技术解决了这个问题,它可以将CT或磁共振数据通过软件还原成一个全息立体的可视图像。2016年的邓丽君纪念演唱会上,“复活”的邓丽君真人全息影像让人惊艳,而MR技术更进一步,除了立体影像,还可将已有的CT、磁共振数据还原再现。

手术中,协和骨科主任医师叶哲伟、副教授吴星火手术团队戴上配套的虚拟现实眼镜,借助MR技术清晰地看到了患者的骨折部位,以及周围血管和神经的全息影像。专家们拿着一个小平板电脑“指挥”图像,可让它放大数十倍,旋转360度,左右上下移动等等,还可以去掉里面的血管、神经或皮肤,以便更清楚地看到自己想看的部位,还可以将这个全息图像放在冉冉本身的骨盆部位,与之重叠在一起,就像医生有了一双“透视眼”。

“手术更精准了,安全性明显提升。”叶哲伟说。近些年应用于骨科手术中的3D打印技术,只能打印出一个实体模型,不能放大、缩小,而且一般只有骨骼,看不清血管、神经等其他组织。MR技术解决了这些问题,还没有耗材。而且,这种图像能与患者真实的解剖部位进行对应,可以直接“透视”患者体内的器官、组织情况,是以往任何一种影像技术做不到的。

记者了解到,除了引导手术,MR技术还可以用在术前手术方案规划和医患沟通上。以往,医生只能拿着各种片子和患者沟通病情。现在,患者只用戴上虚拟现实眼镜,就能看到自己的病变部位,包含了皮肤、肌肉、骨骼、血管、神经等所有组织,再听医生讲解,即可心中有数。

据了解,目前,一套MR设备价值200多万元。除了骨科手术外,MR技术还在甲乳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等领域有应用,国内已有数家大型医院开展。目前,哈佛医学院等全球最高端的医学院校也开始引进这套系统用于临床和医学教育。

什么是混合现实技术(MR)?

混合现实技术(MR)是继VR虚拟现实技术、AR增强现实技术之后的一种图形学领域的新技术,它可以将计算机绘制的虚拟模型引入和融合到使用者所看到的真实世界中。使用者可从计算机描绘的虚拟模型中获得额外的信息,从而对真实环境进行混合。术中用MR技术能使虚拟影像与真实解剖结构相融合和叠加,达到实时手术引导的目的。

Tags:骨骼立体影像悬浮空中 协和手术像演3D大片   腾讯   qq   大楚网   骨骼   立体影像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