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信息网

首页 > 本地信息 / 正文

鄂皖两省台胞现况方羽茔汹扫描:吾心安处即是家——新华旺中“台胞在大陆”联合采访报道之六

网络整理 2017-05-06 本地信息
(原标题:鄂皖两省台胞现况扫描:吾心安处即是家——新华旺中“台胞在大陆”联合采访报道之六)

新华社北京5月6日电(记者赵博 吴植 陈尚营 石龙洪)“从东莞、昆山一路走来,最终落脚合肥,我已把这里当作第二个家乡。”年过半百的台商黄宏洲说。

“在离家922公里的武汉,我找到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和幸福的婚姻。”38岁的台籍教师黄志伟说。

……

1987年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迄今已近30载,台湾同胞来大陆工作生活的脚步从东部沿海逐步向内陆地区延伸。今年4月,新华社与台湾旺旺中时媒体集团共组“台胞在大陆”联合采访团,走进湖北、安徽两省寻访“台胞故事”。受访者既有在大陆打拼逾20年的资深台商,也有近年来“登陆”就学、就业和创业的台湾青年,他们用各自不同的人生经历表达了“吾心安处即是家”的共同心声,更揭示了“两岸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的时代主旋律。

在开拓中发掘新机的资深台商:我们满有信心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大陆改革开放政策吸引和台湾经济增速放缓的双重因素作用下,台商“西进”热潮涌起。他们最先聚集大陆东南沿海的“珠三角”和“长三角”,主要从事机电制造、轻纺加工、餐饮娱乐等行业。进入21世纪,大陆台商因应时代变化,开始新一轮转型升级,同时加快向内陆地区的产业转移。

  湖北省近年台商投资数量和金额稳步增长,反映了台商向内陆转移的趋势。新华社记者石龙洪制图

来自台湾嘉义的黄宏洲是一位富有勇气与开拓精神的台商代表。1995年“登陆”后,他在广东东莞起步,继而北上江苏昆山,事业横跨建筑、机电、酒店等领域。最终,他选择了安徽合肥,投资兴建该省首家餐厨垃圾处理厂,转型进入环保和现代农业领域。

精明能干的黄宏洲先是拿下了合肥市餐厨垃圾处理项目25年的特许经营权,又顺水行舟,在庐江台湾农民创业园设立基地,引进台湾水稻、水果、蔬菜品种,构建起完整的现代农业产业链。

  台商黄宏洲在讲述他的大陆创业发展故事。新华社记者石龙洪摄

“大陆对环保越来越重视,一系列政策既是崭新机遇,也让我们坚定了信心。”黄宏洲说。

拥有美国名校MBA学历的萧永瑞代表了另一种台商轨迹。1992年,正值事业高峰期的她放弃了海外金融高管的工作,听从父亲的召唤,来到上海打理家族企业在大陆的生意。11年后,她又告别上海,回到父亲念兹在兹的祖籍地武汉,扎下根来。

  台商萧永瑞在接受联合采访。新华社记者程敏摄

湖滨新城、美加橘郡、CBC写字楼……伴随房地产行业整体走强,萧永瑞带领的斯米克美加集团事业发展顺畅。但她并未固步自封,投入1.6亿元人民币创办了武汉外国语学校美加分校,推行“知行合一”的素质教育,广受好评。

许多人都惊艳于萧永瑞的“华美跨界”,她却低调地将成功归因于大陆经济腾飞与社会快速发展。面对经济转型的压力与机遇,萧永瑞显得满有信心。她说,大陆拥有广袤的市场,人口素质提升显著,加上政府不遗余力推动科技创新,“大形势肯定会更好”。

一步踏上热土的台湾青年:这个舞台很大

与老一代台商一样看好大陆前景的,还有越来越多“西进”创业、就业的台湾青年。在这片充满机遇的热土上,他们继承了前辈的坚韧,挥洒青春与汗水,开始品尝事业小成的甜蜜。

两年多前还在台湾攻读博士后时,黄志伟从未想过远隔山山水水的湖北武汉会成为自己学以致用的人生舞台。

  台籍青年教师黄志伟在湖北经济学院的讲台上。新华社记者程敏摄

经校方诚揽和师长介绍,2015年8月,黄志伟入职湖北经济学院,为本科生讲授保险金融学并担任科研团队负责人。因有学校专门报请省教育厅审批通过的“台籍教师职称评审办法”,这位台湾青年学者很快即可参评副教授。

这所位于中部省份的省属高校求贤若渴,3年间引进全职台籍教师32名,其中年龄在45岁以下的年轻博士占七成五。较高的薪酬待遇、可拎包入住的全新套房、贴心的后勤服务……湖北经院“筑巢引凤”的实在举措和细致入微的关心照顾,让黄志伟和台籍同事们倍感安心。

在远离故乡的荆楚之地,黄志伟还收获了爱情。“我们个性相近,更妙的是曾分别就读两岸的东华大学。”他略显羞涩地说,成为武汉女婿后更加觉得自己勇敢地跨越海峡,是命中注定。

台湾青年许文欣的创业故事,更多了一份果决的“狠劲”。7年前,28岁的他与学长合资拿下台湾知名奶茶品牌“COCO都可”在安徽合肥的独家代理权,带着全部积蓄毅然来到大陆。如今,这个曾经的台东鞋厂业务员已是年薪百万人民币的经理人,管理着26家门店、140多名员工。

  创业“台青”许文欣与他的都可茶饮。新华社记者石龙洪摄

历经创业之初的艰辛,这个年轻人未被困难吓退,在不断思考与调整中,找到了对接机遇的切实路径。在他看来,得益于大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民众消费心态明显转变,自己所从事行业在内陆市场的环境越来越好,前景乐观。

“我观察到,近些年从北上广深回流的年轻人日渐增多,中等规模城市潜力越来越大。”许文欣说,“现在回想,没有从一线城市起步,直接选择成长空间更大的合肥,这个决定是对的。”

发现“新”大陆的台生:这是充满惊喜的“人生旅程”

如果说新老几代台商的探索与收获属于“成年人的传奇”,那么对“90后”的台湾学子而言,求学大陆更像一段找寻人生方向的旅程。台湾女孩林柔婷在武汉大学的4年本科学习经历,让人们更能感受到未来的希望。

  台生林柔婷在武汉大学校园里骑行共享单车。新华社记者程敏摄

受高中历史老师启发,5年前只有18岁的林柔婷决意自己去建构对大陆的认知。她考取武大后,主动放弃了校方为台生专门安排的宿舍,选择与大陆同学同住,一起泡图书馆、一起上自习室、一起四处旅行,在生活的点滴中去感受实实在在的大陆,也建构出对于两岸关系的独立思考。

林柔婷过去在台湾的同学里有一些人参加过“反服贸”学运。“认真聊一聊会发现,他们其实连两岸服贸协议是什么都不清楚。”她说,“这不是他们的错,是台湾多年来去中国化教育的错。”

林柔婷深知,如果留在台湾念书,自己可能也会被蒙蔽了双眼,无法了解两岸关系的真实面貌,看不清台湾和自己的未来。她也由此找到了一种责任。毕业后,她找来其他专业的武大台生,共同组建了一支“海峡两岸志愿服务队”,还创办了一家从事两岸文化交流的公司。

“两岸只有多往来,才能化解隔阂、消除误解。”林柔婷说,越来越多的台湾年轻人对大陆感兴趣,她自己走过的路或许可为他们提供借鉴。

“身心安处为吾土,岂限长安与洛阳。”唐代诗人白居易留下的名句,正是在大陆内陆省份定居台胞现况的贴切写照。随着两岸民众交流不断增多,两岸社会融合不断加深,内陆省份正吸引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落脚、扎根。他们在此安居乐业,书写出两岸一家亲的新篇章。

回想40多年前父亲在金门前线枕戈待旦,而今家族企业在大陆发展风生水起,萧永瑞感慨万千:“两岸交流走到今天,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挡。我始终相信,对老百姓有利的事情就是大势所趋。”

  五位受访台胞,由上至下分别为台商萧永瑞和黄宏洲、台生林柔婷、台籍教师黄志伟、创业“台青”许文欣。他们身心安在大陆,也在此安居乐业。

(原标题:鄂皖两省台胞现况扫描:吾心安处即是家——新华旺中“台胞在大陆”联合采访报道之六)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