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信息网

首页 > 本地信息 / 正文

“农田院士”朱英国病逝,成就堪战雷电视剧全集奇热比袁隆平

网络整理 2017-08-19 本地信息
(原标题:“农田院士”朱英国病逝,成就堪比袁隆平)

本文2166字,阅读完需要03分钟

逝者

朱英国,1939年11月出生于湖北罗田,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先驱和杂交水稻事业重要奠基人之一。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研究杂交水稻,合作育成水稻红莲型、马协型杂交稻,并大面积推广。至今,两型杂交稻已累计推广近1亿亩。

很多人知道“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其实,在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还有一位院士成就堪比袁隆平。他就是近日去世的著名农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朱英国。

“农田院士”朱英国。

朱英国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先驱和杂交水稻事业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于2017年8月9日凌晨在武汉去世,享年78岁。

水稻是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杂交水稻在我国水稻种植中占有主导地位。我国杂交水稻主要包括“野败型”和“红莲型”,“野败型”出自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团队,“红莲型”则出自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英国科研团队。

作为著名的农业科学家,朱英国每年都会在湖北、海南等地水稻试验田来回奔波。在武汉的日子里,他每天都骑自行车准时来到实验室,对他而言,工作就是生活。在熟悉朱英国的人看来,他就如低调、朴素的农民,被亲切称为“农田院士”。

有媒体报道称,半个世纪以来,朱英国像一只“水稻候鸟”一样不知疲倦地奔波在田间地头,追逐水稻育种的春天。如今,这只“候鸟”静静地停下了脚步,永远告别了他所挚爱的杂交水稻事业。

杂交水稻有个“红莲型”

朱英国出生在大别山区湖北罗田县。少时贫困中长大的朱英国,目睹百姓缺少粮食,励志解决吃饭问题,1959年填报高考志愿时,三个志愿全都填写了武汉大学生物系。1964年,朱英国从武汉大学植物遗传专业毕业,加入了汪向明教授的水稻生育期遗传研究组,开始水稻遗传研究。

朱英国院士早年科研育种实践。

1971年冬天,朱英国和课题组同事前往海南岛做育种试验。1972年,课题组以海南红芒野生稻为母本,与江西地方品种莲塘早父本杂交,并在1974年获得了不育性稳定的株系,命名为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朱英国院士(左一)和袁隆平院士(昨二)在海南。

“红莲型”与袁隆平团队研发的“野败型”杂交水稻不同,“野败型”是单核期花粉败育类型,“红莲型”属于二核期配子败育类型,花粉碘源为圆败,是杂交水稻新质源。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朱英国在承担国家重点项目时,在农家品种马尾粘中发现了败育株,在与协青早选杂交合作后,培育成了马协不育系和马协型杂交稻。为此,还获得了国家发明二等奖。

自1985年就开始跟随朱英国工作的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朱仁山说,虽然做了数十年的研究,直到2001年后,红莲型杂交水稻才真正推广种植。随后,通过种子公司与国外合作,红莲型杂交水稻被推广到了东南亚多国。

通过十多年的推广,红莲型杂交水稻高产、耐高温的特点受到东南亚国家青睐,现已在缅甸、老挝、菲律宾、印尼等多个国家大面积种植。截至目前,红莲型杂交水稻和马协型杂交水稻在国内种植面积已超过一亿亩。

组建杂交水稻国家实验室

武汉大学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杨代常1975年结识朱英国,他是朱英国的第一个硕士研究生,也是朱英国的第一个博士研究生。

朱英国院士的实验室团队。

杨代常对南都记者说,朱英国在工作中一直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他曾对雄性不育系基础科学问题做了系统研究,也曾研究出了红莲型杂交水稻为何耐高温,论文发表后在国际上有很大的影响。

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也是朱英国对科研后辈的要求。他还教育后辈,做水稻研究要瞄准国内主战场,要以满足国家重大需求为目标,虽然很难,也要坚持做下去。

朱英国院士在水稻田里指导学生。

朱英国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在朱英国的带领下,武汉大学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11年10月13日获得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准,由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和武汉大学共建。

武汉大学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针对目前杂交水稻可持续发展中的若干重大科学问题开展创新性研究,主要关注水稻杂种优势机理研究、水稻发育与育性机理、杂交水稻种质创新与基因发掘、超级杂交稻育种研究、杂交水稻发育与种子学研究、杂交水稻超高产生理生态研究。

没有假期只有工作

武汉大学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李绍清,第一次见到朱英国是在1996年,当时朱英国还在中科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工作。李绍清和同事在海南陵水水稻育种基地拜访朱英国时,见他穿着一双拖鞋,裤腿挽到膝盖上,朴素得很。

朱英国院士查看水稻长势。

2000年,李绍清考取了朱英国的博士。他印象最深的是,朱英国每天骑着自行车来实验室上班,早晨7点多来,中午12点回家吃饭,下午两点再来,晚饭后仍来实验室。“你认为下雨天他不来了,雨小一点后,他披着雨衣骑着十多年的自行车又来了。每天都来,大年三十也要在实验室呆半天。正月初一老师们拜年,初二他又来了。他几乎牺牲了所有的休息,只有工作。”

他们实验室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每个星期六的下午,没有外出的老师和同学都会一起开会,朱英国只要不出差,都会准时参加,与大家谈最新的文献,最新的工作进展,帮助大家解决实验中遇到的实际难题。

李绍清说,搞农业研究的没有假期,他们实验室历来如此,学生、老师都没有。“暑假温度高,阳光充足,水稻长得好。暑假是很重要的时期,是工作最忙的时候。”

朱英国还坚持每年冬天都去海南岛育种基地,先从武汉坐飞机到海口,再坐三个多小时的汽车到陵水。李绍清说,现在每个老师都有七八亩试验田,一份水稻材料种两三行,一亩田地要种几百份材料,在基地育种期间,朱英国要把每个年轻老师的每份材料都看一遍,告诉大家每个人如何合理选材,为每个人的发展方向把关,让每个人都尽量少走弯路。

朱英国还有写日记总结工作的习惯。李绍清对南都记者说,他一共写了20多本日记,一直写到6月26日住进医院那天。“日记都是工作,没有家事、私事。将来可能捐献到学校档案室去”,李绍清介绍。

武汉大学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李阳生告诉南都记者,2014年体检发现问题,医生让朱英国住院治疗,但大家都低估了病情。生病的这几年,他依然像以前那样坚持工作,过度操劳让他身体每况愈下,不幸病逝。

出品:南都采编指挥中心

统筹:南都人物新闻工作室

采写:南都记者吴铭(部分图片由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提供)

(原标题:“农田院士”朱英国病逝,成就堪比袁隆平)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