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信息网

首页 > 同城信息 / 正文

应用今日一别两茫茫工地大数据智能监管,武汉工地平均安全监管人数增加4倍

网络整理 2018-10-19 同城信息

  图片王谦摄

  武汉遍布大大小小的工地,如何更高效地管理工地安全和文明施工?18日下午,长江日报记者来到汉阳滨江金茂府项目工地,一探究竟。

  在项目部外围,可以看到不低于2米高的绿植围挡,进入项目地,道路全部进行了硬化和绿化,现场设置了冲洗、降尘喷淋设施以及安全体验区。值得一提的是,该工地率先运用了工地安全大数据智能监管系统,通过项目现场施工行为的大数据搜集、整理和分析,实现工地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的高效监管。

  图片王谦摄

  长江日报记者打开项目管理人员手机上的“安全生产平台”,上面有多种分类,监管者可根据类别,点选违规行为所属的条目,最后上传现场图片和说明,就可以将发现的不安全行为上传至大数据库。

  “这些类别条目涉及几千种,都是根据项目类型、体量、施工阶段的差异性而确定的,并且对检查次数、点位、时间、隐患数都提出了数量要求。” 系统开发方上海同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对在建项目的行为汇总分析,监管者可以根据结果及时调整工作重心、实施差异化监管,提升监管效能。

  汉阳区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传统安全监管中,参建各方现场管理力量不足、专业技术力量薄弱,导致现场隐患排查数量少、巡查频率低、隐患整改不及时不到位的情况普遍。

  以汉阳区建管站为例,该站专职安全管理人员11人,监管体量达1000万平方米,按照要求完成一轮巡查需2至3周,还不包括对于项目巡查发出整改单后的现场复核工作。面对项目实施进度快、工程风险系数高的安全监管常态,监管人员工作确实力不从心。

  图片王谦摄

  为此,汉阳在全市率先探索试点了这套建筑工程安全大数据智能监管系统。5月30日试点项目启动,截至目前,7个试点项目累计风险隐患检查8474项,发现隐患数量4761个。9月底,汉阳区全区受监项目全部纳入安全大数据监管系统。

  “这个系统的优点是,可将碎片化的安全管理资源集成,职责分解到岗到人,业主、监理、施工三方都可以上传和查看数据。”滨江金茂府项目施工方中建五局三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种模式可以形成项目自查、监理检查、业主抽查、参建各方公司督查的集成共享平台,扩充项目安全管理力量。

  正是由于调动了多方力量,安全监管的参与度也大大提高。数据显示,目前平台上51个项目中,参与现场安全管理且工作记录可查的人数达到880人,平均每个项目17人,远多于以往项目安全管理工作记录可查人员3-4人,数量增加4倍。人员不到位的问题逐步解决。

  长江日报记者获悉,目前该系统正在全市各区建设局和建管站推广。

Tags:应用工地大数据智能监管   武汉工地平均安全监管人数增加4倍   大数据   安全监管   长江日报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